子醜相合,條件適當可化成「土」。
寅亥相合,條件適當可化成「木」。
卯戌相合,條件適當可化成「火」。
辰酉相合,條件適當可化成「金」。
巳申相合,條件適當可化成「水」。
午未相合,條件適當可化成太陽或太陰。
午火
午在位正南方處《洛書》離卦之中,在午中丁火為主氣,居左邊,己土是寄生之氣近未,所以在右邊,午中丁火為炎烈之氣,處在中天之中,但內藏一陰之己土,可以調節寒暖氣息的流向,所以金生五月,只要乾透己土或壬癸水,則寒氣得到助長,即便支中全為午火也不言從炎上之格,它必要有卯、甲的配合方能成立其順其氣勢之象,因為午火在《河圖》震位東方,是先後天卦氣的日麗中天之原理,午火又為燈燭之火,外陽而內陰,凶猛而具柔美之心,只要午火不助長生日干之氣則其人和善可親,而成桃花之象。如果它助長日干之氣則為羊刃,殺戮四起、再遇土晦其光,而身代殘疾。
未土
未:為陰土,處十二支第八位,在人元用事內中藏有乙木、己土、丁火,由於為墓神,而它的內在氣息比較複雜,它是以氣態形式出現的,在命學五行中,它有著善變其形的性質,遇火則炎、遇金則脆、遇木則根固、遇水則相戰,這是《河、洛》對待的原理。
未、位於西南方《洛書》坤卦之中,在未中丁火為午火之餘氣,居左邊,己土為本氣居中,乙木為墓氣居右,未中丁火為盛夏之餘氣,它得乙木之生,其性向上漂浮,所以以氣態的形式作力於命局,己土是陽中之陰,是死不僵之氣,在析命中最為玄妙,天干得木火之氣,則氣傾火土,方有脆金之憂,天干得金水則有陰氣復生之象,全在引化墓氣而決定其中藏之神的功用,非一見燥土就以脆金的片面定論,五行變化全在天象四時之氣息變化,眾與寡不能說明一切原理。
午未相合,既能合化為火,又能合化為土,之所以這樣,是由於午未支的本性造成的——當未土為燥土的時候,午未相合的實質就是燥土助火,火勢達到一定的程度兩者就一起變為火,這就是午未合火的實質; 當未土沒有那麼幹燥的時候,午未相合的實質就是午生未,最後一起變為土,這就是午未合土的實質。
午未合,正化為土,這也是生合,為午火生未土,對土都有增力的作用,比較容易成化。土旺則化土,土雖然不旺也為火生土,火減力,土增力。
午未合化火成功的條件
1. 午未必須相鄰緊貼;
2. 月令必須為火的當令之地且月令不能被改變為其它五行——非火的當令之地(如果改變為火的當令之地則無妨),如果有歲運介入則其綜合狀態必須為火的當令之地;
3. 午未至少有一支在其上透出化神火,如果沒有透出則火的力量必須達到太旺以上(指全域性火的靜態旺度)。
(注:所謂“歲運介入”,指相合之支只要有一支在歲運出現,就為歲運介入)
以上三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方可論化。其中第一個條件為基本條件,如果這個條件都不能滿足,則相合都不能成功,更別談合化了!此時既不論合化,也不論合絆,它們之間不作用。
地支六合原則:
1.地支相鄰而合,隔位不合。如日支與月支,月支與年支,都可以合,要是地支隔位,則不能合,如年支和日支,月支與時支。這個和上一章講過的天干五合類似,所以不再多說。
2.命局中的四柱,需要有任何一個天干透出化神,方可成化,如:子醜合土,天干見戊或己成化。
3.若沒有天干透出化神則是合而不化,待流年中有了相應天干方可成化。
4.若是化神被月提克,也不可成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