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不瞭解干支紀年和節氣在農曆和八字中的不同用法,很多人往往給自己排出的八字盤是錯誤的,這樣的盤面自然也就無法進行準確的分析
算命/八字排盤使用的農曆月份是以節氣為分界的,分別是:立春,驚蟄,清明,立夏,芒種,小暑,立秋,白露,寒露,立冬,大雪,小寒。這是十二個月的分界點,如果再嚴謹點,要精確到幾點幾分的
立春後為寅月即正月,二月為卯,三月為辰,四月為巳,五月為午,六月為未,七月為申,八月為酉,九月為戌,十月為亥,十一月為子,十二月為醜
與曆法中的干支紀年不同,八字排盤嚴格遵循太陽曆,以每年的立春做為一年的開始,所以出生在正月初一和立春之間的人,在農曆和八字中的干支就是不一致的。比如2017年2月2日出生的人,農曆生日為丁酉年正月初六,但是因為初七才立春,所以在八字中的年份為丙申年。
再說月份干支。目前的干支紀月也存在兩套系統,部分農曆是用每月的初一做為干支的起點,但是也有些農曆是用節氣中的“節”作為干支的起點。雖然在農曆中月份干支起點有差異,但是在八字排盤中一般都是以節氣中的節作為月份起點
在八字排盤中不但要用“節”來確定年月日時的干支成“四柱八字”,也需要用“氣”來確定命宮。二十四節氣中除了有十二個“節”外,還有十二個“氣”(在國家標準中稱為“中氣”),比如立春為節,雨水為氣。在八字命理中,節用來定四柱干支,氣用來定命宮。
《滴天髓闡微》中的《命宮檢查表》,這個表在網上也能搜到,都是以節氣中的“氣”轉換日期來計算命宮。這裡要特別說明一下,八字的命宮計算方法與西方的“十二星座”日期劃分幾乎完全一樣,都是以節氣的氣為計算起點
附:如何根據出生時間八字排盤?
四柱介紹及推算方法:網上對四柱的計算公式非常多,現選擇比較容易理解的計算方法給大家參考學習。
年柱:即人出生的年份用陽曆的干支表示,即干支紀年。年柱更新以每年立春為準,立春交節氣前是上一年的年柱,立春後是新一年的年柱。
年柱的推演算法:因為干支紀年法是從公元4年開始的,我們現在使用的公曆就是公元紀年,今年是公元2017年,將干支紀年法的60年一輪迴與公元紀年相配,得出公式。
天干推算:公元年末位數-3=年幹(適用於任何年代)。
地支推算:公元年末二位數+9=年支(適用於十九世紀,即1800 - 1899年)。
公元年末二位數+1 =年支(適用於二十世紀,即1900 - 1999年)。
公元年末二位數+5=年支(適用於廿一世紀,即2000 - 2099年)。
求年幹,不夠減則借10;求年支,超過12要減12,取餘數。
例:2017年,7-3=4,對照《天干數字表》,4對應的“丁”。17+5=22,22-12=10,對照《地支數字表》,10對應的“酉”。年柱為“丁酉”。
月柱:即用農曆的干支表示人出生之月所處的節令。月干支不是以農曆每月初一為分界線, 而是以節令為準, 交節前為上個月的節令,交節後為下個月的節令。我們現在用的農曆也叫夏曆, 是建寅月的,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:“天一元始,正月建寅。”地支的“寅”代表每年正月,按地支順序推,到醜結束,為十二個月。
月柱干支法推算公式:
1 推算天干公式:年幹×2+月數=月幹(超過10要遞減10,只取個位數)。
2 推算地支:農曆月支是固定不變的。參考《地支月份對照表》。
例:2017年農曆3月的月柱干支。2017年年柱是“丁酉”(年柱推演算法算出),年柱的天干“丁”,對照《天干數字對照表》,“丁”是4,4×2+3=11,11-10=1,對照《天干數字表》,1為“甲”。地支是3,對照《地支月份對照表》,3是“辰”,所以月柱是“甲辰”。
日柱:意為人的出生日的天干地支。干支記日按照六十甲子順序每六十天一迴圈。在命學上是以晚上子時開始順時針到亥時, 十二個時辰為一天, 每一個時辰佔兩個鐘點。日與日的分界線是以子時來劃分的, 即晚上的十一點。十一點前是上一日的亥時, 過了十一點就是次日的子時,而不是午夜十二點是一天的分界點。
推算日柱干支法:
1、1901年——2000年日柱計算公式:干支總序數=5×(公元年最後兩位數-1)﹢〔(公元年最後兩位數-1)÷4〕﹢出生日在當年的天數﹢15
干支序數=干支總序數÷60的餘數
2、2001年——2100年公曆計算日柱公式:
干支總序數=5×(公元年最後兩位數-1)﹢〔(公元年最後兩位數-1)÷4〕﹢出生日在當年的天數
干支序數=干支總序數÷60的餘數
說明:1、〔(公元年最後兩位數-1)÷4〕的得數只取小數點前的整數;2、公元年最後兩位是00的視為100;3、出生日在當年的天數計算時要注意是平年還是潤年,平年的2月是28天,閏年的2月是29天。能被4整除的就是閏年,不能整除的是平年;4、干支序數餘數是1的,按照六十甲子順序查詢,1對“甲子”,即為甲子,餘數是0的(也就是60)為癸亥。
例1:1998年2月5日
干支總序數=5×(98-1)﹢〔(98-1)÷4〕﹢36(1月大有31天,31+5=36)﹢15
干支總序數=485﹢24﹢36﹢15
干支總序數=560
干支序數=560÷60
560÷60 的餘數計算:
560÷60=9.33,
餘數=560-(60×9)=20
干支序數=20
對照《六十甲子順序表》,20對位是癸未。1998年2月5日,日干便是癸未。
例2:2017年3月24日
干支總序數=5×(17-1)﹢〔(17-1)÷4〕﹢83(1月大有31天,二月平28天,31+28+24=83)
干支總序數=80﹢4﹢83
干支總序數=167
干支序數=167÷60
167÷60 的餘數計算:
560÷60=2.78,
餘數=167-(60×2)=47
干支序數=47.對照《六十甲子順序表》,47對應的是庚戌,2017年3月24日,日柱就是庚戌。
時柱:出生時辰的干支就是八字中的時柱,時辰的干支大多萬年曆上沒有,需根據其出生日的天干來推算時辰干支。因子時為每天的第一個時辰,所以地支以子時為起點劃分時辰干支。
時柱干支推算公式:
時幹數=日干×2+時支數-2=時幹數(時幹數超過10要減10,只取個位數)
時支數:時支是固定的,十二時辰順序是:子時、丑時、寅時、卯時、辰時、巳時、午時、未時、申時、酉時、戌時、亥時。
例:2017年3月24日11時23分的干支。按照上面的方法推算出24日的干支是“庚戌”。
已知日干“庚”為7,時支11時23分在十二時辰裡屬於午時,“午”對照數字為7。
時幹數=7×2+7-2=9(時幹數超過10要減10,只取個位數)
9在《天干數字對照表》裡屬於“壬”。2017年3月24日11時23分的時柱干支為“壬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