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剋地衝,是中國傳統陰陽五行文化中的一個術語,即兩對干支之間天干相剋,且地支相沖,八字命理學對天剋地衝一直非常重視,因為同時牽扯到天干、地支的變動,因此一般都是會有明顯吉與凶事象的年份。不能一看“天剋地衝”就論凶,要看沖剋以後的結果是對用神有利,還是對忌神有利,從而來判斷吉凶。特別是當年流年的太歲,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太歲掌一年大權,對於當年吉凶禍福有相當大的決定權
天剋地衝”這個詞,根據我目前所見的典籍,最早應見於清代任鐵樵增校的《滴天髓闡微》。另外,在《三命通會》等其他典籍中常見的“干支沖剋”、“幹克支衝”、“干支克戰”等詞,與本文所講的“天剋地衝”是同一個意思。比如下面這個八字(虛擬),在壬寅年的時候流年天干壬水剋日幹丙火,地支寅申相沖,因此該八字在壬寅年就是天剋地衝
那麼,到底是吉還是凶呢?那就要看被沖剋的五行是用神還是忌神,如喜用神遇上天剋地衝肯定不好,如忌神遇衝有好無壞,斷命時必須分清喜忌。絕對不能一見天剋地衝,就斷必出凶死,這樣片面的看法是不對的
在古人看來,天剋地衝的流年一般都不是很好,只是影響度有輕有重而已。同時,古人也認為在“天剋地衝”的年份中,流年天干剋日乾的影響較小,因為流年天干是“歲君”,剋制命主是天經地義的,但如果是日干克了流年天干,則是“徵太歲”,以下犯上則不吉。另一本命理學典籍《淵海子平》的看法與前兩本書一致,也認為日干克流年幹為凶,流年幹剋日幹一般問題不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