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干通根”與“地支透幹”
一、天干通根的概念
樹木分“樹幹”和“樹根”兩大部分,幹在地上,根在地下。樹木無根不活,因為樹是通過根來吸收水份和養料的。樹的根系越發達,所汲取到的水份和養料就越多,樹木的生命力就越強,就越枝繁葉茂。
在八字中,“天干”就相當於“樹幹”,“地支”就相當於“樹根”。天干要想力量大,在地支就必須要有自己的根系,根系越多其蘊含的五行力量就越大,這個根系就是“通根”。
天干通根是對五行(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而言的,這個五行稱為天干的“通根五行”,這個藏有同類五行的地支稱為“通根”。平時籠統地稱為“通根五行”、“根氣”或“有根”(注:只有五行才能被稱為“氣”,如天干五合化氣就是甲己合化土、乙庚合化金、丙辛合化水、丁壬合化木、戊癸合化火)。表現形式有兩種:
1、天干通根地支
八字中任意柱的地支五行與任意柱的天干五行相同(有時候又稱為“比合”)或是生天干的就叫天干通根。生天干的五行,從嚴格意義上來說,並不算通根。但它畢竟是生天干的,所以對天干的力量是增加的作用,也可歸入天干有根的範疇。根氣分三類:
(1)本氣通根
天干的五行與地支五行的本氣相同,主要是陽幹見陽支為根,陰乾見陰支為根。如:
甲天干遇地支寅,乙天干遇地支卯。 (木)
丙天干遇地支巳,丁天干遇地支午。 (火)
庚天干遇地支申,辛天干遇地支酉。 (金)
壬天干遇地支亥,癸天干遇地支子。 (水)
戊天干遇地支戌、未,己天干遇地支辰、醜。 (土)
(2)生扶通根
即地支生天干。如:
天干甲、乙遇地支亥、子。 (水生木)
天干丙、丁遇地支寅、卯。 (木生火)
天干戊、己遇地支巳、午。 (火生土)
天干壬、癸遇地支申、酉。 (金生水)
天干庚、辛遇地支辰、戌、醜、未。 (土生金)
(3)得氣通根
天干得地支的餘氣根。如:
天干甲、乙遇地支辰 (溼土)
天干庚、辛遇地支戌 (燥土)
天干壬、癸遇地支醜 (溼土)
天干丙、丁遇地支未 (燥土)
天干通根於同柱地支稱為“本氣通根”,簡稱“正根”。
天干通根於旁柱地支稱為“旁柱通根”,簡稱“旁根”。
正根的力量大,旁根的力量小。
2、天干通根地支藏幹
任意柱的地支藏幹五行與任意柱的天干五行相同也稱天干通根。根氣分三類:
地支
藏幹
子
醜
寅
卯
辰
巳
午
未
申
酉
戌
亥
本氣
癸
己
甲
乙
戊
丙
丁
己
庚
辛
戊
壬
中氣
癸
丙
乙
庚
己
丁
壬
辛
甲
餘氣
辛
戊
癸
戊
乙
戊
丁
(地支藏幹表)
(1)通本氣根
天干甲、乙遇地支寅、卯為通本氣根,為強根。
天干丙、丁遇地支巳、午為通本氣根,為強根。
天干庚、辛遇地支申、酉為通本氣根,為強根。
天干壬、癸遇地支亥、子為通本氣根,為強根。
天干戊遇地支辰、戌為通本氣根,為強根。
天干己遇地支醜、未為通本氣根,為強根。
(2)通中氣根
天干必須坐支(即干支同柱)才算通中氣根,若不坐支不作通根論,作無根論。
六十甲子中只有甲辰、丁未、庚戌、癸丑為通中氣根。
(3)通餘氣根
天干必須坐支(即干支同柱)才算通餘氣根,若不坐支不作通根論,作無根論。
六十甲子中只有乙未、丙戌、辛丑、壬辰為通餘氣根。
二、通根乘旺
指日干通根於月令。
月令,又稱月建、月提、提綱,司一月之權,是衡量旺相休囚的尺度。因此,日干通根於月令為“乘旺”。
三、祿刃強根
五行生旺死絕表
天干
長生
沐浴
敗
冠帶
臨官
祿
帝旺
刃
衰
病
死
墓
庫
絕
胎
養
甲
亥
子
醜
寅
卯
辰
巳
午
未
申
酉
戌
乙
午
巳
辰
卯
寅
醜
子
亥
戌
酉
申
未
丙
寅
卯
辰
巳
午
未
申
酉
戌
亥
子
醜
丁
酉
申
未
午
巳
辰
卯
寅
醜
子
亥
戌
戊
寅
卯
辰
巳
午
未
申
酉
戌
亥
子
醜
己
酉
申
未
午
巳
辰
卯
寅
醜
子
亥
戌
庚
巳
午
未
申
酉
戌
亥
子
醜
寅
卯
辰
辛
子
亥
戌
酉
申
未
午
巳
辰
卯
寅
醜
壬
申
酉
戌
亥
子
醜
寅
卯
辰
巳
午
未
癸
卯
寅
醜
子
亥
戌
酉
申
未
午
巳
辰
(年柱) (月柱) (日柱) (時柱)
命例: 甲 丙 己 庚
申 子 巳 午
月幹“丙”火通根於日支“巳”火和時支“午”火,在《五行生旺死絕表》中,丙臨官(又稱祿)在巳,帝旺(又稱刃)在午,因此,日支“巳”和時支“午”稱為月幹“丙”的祿刃強根,也說成“月幹丙火通根於日時支祿刃強根”。
通根最強者為祿刃,其次逢長生,再次為墓庫,最次為餘氣。
四、天干通根的特性
1、通根力量具有大小之分。在八字命理學中,判斷天干強弱,應以是否通根為主,而不是以得氣為主,地支才是天干的力量之源,這一點一定要記住。古人云:“一箇中氣通根可抵上一個透幹之比劫”、“得天干三比劫,不如得地支一本氣根”。天干若沒有地支通根,再多的印比生助也是虛的,沒有力。
例如:
丁 丙 丁 己
酉 午 酉 酉
此造地支三個“酉”,天生根深蒂固,天干雖不透,力量仍極大。
癸 壬 丙 癸
卯 戌 午 巳
此造“壬”、“癸”雖三透天干,且為比劫,但地支無根,虛浮無力。
辛 辛 辛 辛
卯 卯 卯 卯
此造四卯木當權,四辛金臨絕,雖曰反克地支,實則無力克也。
——摘自《滴天髓》
乙 庚 己 戊
未 辰 未 辰
此造土旺土眾,庚金虛浮無根,過分衰弱,不但不受土生,反被厚土埋沒,乙庚也不能合化為金。
地支當中藏有本氣、中氣、餘氣,它們的力量是有區別的,本氣的力量最大,中氣次之,餘氣最小。因此,本氣通根最強(又稱“根深”),中氣通根次之,餘氣通根最小(又稱“根淺”)。
2、通根力量具有遠近之分。樹木的根系很多,有長有短,長的根系汲取的水份和養料容易在途中損耗掉,等到達樹幹時就所剩無幾了;而短的根系在途中損耗不大,到達樹幹時還比較多。同樣,通根力量也具有遠近之分,通根近的天干所汲取的通根力量就大,通根遠的天干所汲取的通根力量就小。
天干與其通根的距離有同柱、相鄰、相隔、遠隔之分,同柱不減力,相鄰減力0.5度,相隔減力1度,遠隔減力2度。請注意:同柱、相鄰、相隔、遠隔的減力引數並不是按“勻速”遞減,而是變速遞減的,這跟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道理是一樣的。比如說,從這點發出100分貝的聲音,在5米處、10米處、20米處聲音減弱的力量是不一樣,也許在5米處只是減少5分貝,但在10米處就減少20分貝,在20米處就減少80分貝,它們是距離越遠減少的量越大,通根也是這樣。
3、通根具有連體性。人有連體嬰,樹木也有連體樹(寄生樹),天干的通根也具有連體性。當兩個同類天干相鄰緊貼時,它們就連在一起,相當於兩個人共用一個身體、兩棵樹共用同一個根系,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兩個相鄰的同類天干看做是一個整體。當兩個以上的同類通根相鄰時,它們也會連成一體,相當於不同樹木之間的樹根連在一起,它們所汲取的水份和養料可以共享。所以一旦遇到同類天干相鄰或同類通根相鄰的情況時,必須要把他們當做一個整體來看,這樣在計算旺度的時候才不會出錯。
4、通根有喜忌。喜神、用神最喜通根,通根則有清氣,喜神通根命主壽高,用神通根命主富貴。忌神(又稱仇神)最忌通根,通根就是濁氣,就像暗中有壞人,稍有差池便會使壞,出現命主凶的結果。
五、地支透乾的概念
地支透幹是對具體的天干“字”(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而言的,因此沒有“幹氣”之說。如果四柱中某柱地支所藏之天干,顯現於任意柱天干,就稱為地支透幹。
“藏”即“儲藏”,就是“靜物”待時而動;“透”即“透露”,就是“動物”可以取用。
“透幹法”是四柱定格局的方法之一,即以月支藏乾透出天干取格,也就是透出什麼幹取什麼格。如甲生戌月(戌中藏幹辛、丁、戊),透辛取為正官格,透丁取為傷官格,透戊取為財格。
例如:
(傷官) (正官) 日主 (比肩)
乾造: 甲 戊 癸 癸 (午未)
寅 辰 巳 醜
甲(傷官) 戊(正官) 庚(正印) 癸(比肩)
丙(正財) 乙(食神) 丙(正財) 辛(梟神)
戊(正官) 癸(比肩) 戊(正官) 己(七殺)
日主癸水生於辰月(辰藏天干戊、乙、癸),戊出現在月幹上,那麼戊就是透出到月幹上。癸出現在時幹上,那麼癸就是透出到時幹上。
日支巳中丙火不透天干,就是死物,不能發揮作用,只能留以待用。當大運流年天干出現丙、丁火時,則通過大運流年透出到天干發揮作用來影響命局。
理解了透干與通根的概念後,這個八字就很好取格了。戊土正官從月令透出,取為正官格。甲木傷官通根月令,可以兼取傷官格。這兩種格局搭配無情,傷官見官,禍出百端。
六、透幹對六沖的影響(摘自當代著名易學家李順祥著《四柱詳解》)
一般而言,地支為靜,天干為動;地支為體,天干為用。六沖之支,若得天干覆蓋有情,天地呼應配合,上下情協,左右同志,其支愈增益其力。反之,干支蓋頭截腳,天地反悖,覆載無情,天干不能得氣於地,地支不能發用於外,六沖之支銳氣受挫。是故有旺者不勝,衰者不敗之理。
如:
丁 丁 丙 甲
未 未 申 寅
此造申寅衝,均非當令得時之物,其旺度停均,相差無幾,金木相戰,似乎剛可勝柔,但不料申金丙火蓋頭,天干一片木火助來熔金,地支未土炎熱無法生金反成火庫,申金不戰自敗。
又如:
丙 癸 癸 庚
寅 巳 亥 申
此造巳亥衝,休囚之水,似乎難勝當令之火,但得金水蓋頭,裡應外合,巳火腹背受敵,亥水恃強而勝。
再如:
庚 戊 丙 癸
辰 子 午 巳
此造子午相沖,以當令之水,沖剋失時之火,似乎可以輕而易舉,手到擒來。但不料天干覆之以火土,制水衛火,年柱庚金雖洩戊幹,但戊通根於辰,時柱癸水雖通根月支剋制丙火,但丙又通根於巳,這樣一去一來,各不相欠,有失有得。丙戊兩幹皆有情於午火,向火背水,子水當令不強,午火失時不弱,二者勢均力敵,可以背水一戰。
七、天干通根與地支透乾的關係
《子平真詮》雲:地支所藏之幹,本靜以待用,透出幹頭,則顯其用矣。故幹以通根為美,支以透出為貴。
又云:故凡一八字到手,必須逐幹逐支,上下統看。支為幹之生地,幹為支之發用。如命中有一甲字,則統觀四支,有寅亥卯未等字否,有一字,皆甲木之根也。有一亥字,則統觀四支,有壬甲二字否。有壬,則亥為壬祿,以壬水用;用甲,則亥為甲長生,以甲木用;用壬甲俱全,則一以祿為根,一以長生為根,二者並用。取運亦用此術,將本命八字,逐干支配之而已。
例如:
坤造: 戊 甲 戊 己
戌 子 寅 卯
日元戊土,生於仲冬,水凍土寒。嚴冬以調侯為急,故云“火重重而不厭”。雖然日元坐下寅中藏有丙火,然《子平真詮》雲:“地支所藏之幹,本靜以待用,透出幹頭,則顯其用矣。”,原局不見丙火透幹明見,命盤呈現土水寒滯,木旺成林之象。
雖然年柱戊戌幫身,但月幹甲木通根於日、時兩支,隔絕了年幹戊土之助,戊土呈現若有似無之狀。
坤造: 戊 戊 癸 己
子 午 酉 未
日元癸水,生於仲夏,火神秉令。年支子水,逢幹上戊土相剋暗合(子藏癸水,戊癸合火),若有似無。僅存日支酉金生扶,卻又逢午火近克,用神不真。命盤呈現火土重重,熬幹癸水之象。
《子平真詮·論財》徐樂吾評註:若天干之財,地支無根,是為浮財,不足為用。
《滴天髓》雲:“天全一氣,不可使地德莫之載;地全三物,不可使天道莫之容”。如四辛卯,四丙申,雖干支一氣,而不通根,不足貴也。地全三物,謂所藏三幹,不透出則不能顯其用也。”
如果月支或者其它地支(較月支稍差一等),伏藏有財、官,而在天干上並不透露,那麼也能夠自足為福;如果所有地支下都沒有藏財、官,而只是在天干上明露,那就是虛浮無根、虛詐無實的“虛官”、“虛財”命局,即使走財、官旺運,也沒多大用處。
天干因通根,合局方有氣力,可以發揮作用於生辰八字這個“小天地”中。若天干虛浮無根則只是死物廢物而已,在“小天地”中無發言權。
地支藏幹只有透出天干方可發揮其效用,若不透天干則是待用之物,只有等待時來運轉,天干透出於歲運之位方可“登臺演出”影響八字整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