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中氣根和餘氣根,必須是坐支才算不是坐支不作通根論

通中氣根和餘氣根,必須是坐支才算不是坐支不作通根論

通,上通下達,貫穿。根,根基、根本。

在天為幹,在地為支,藏於支者為根。

總的來說,判斷天干強弱,應以是否通根為主,地支有根,那麼天干就有力。天干若沒有地支通根,就代表天干支撐較少我,力量自然就力度不足。

這時候,即便見比劫扶持,也比較虛,力量不大。

比劫只略等於地支通一餘氣根,可見力量最主要還要看通根和對應的位置,位置的遠近直接影響著八字中每個字的力量以及作用的發揮。

如果通根在坐支,則為干支一氣,力量是比較大的,一般情況下,這個通根的五行相應也會獨立,特殊情況例外。

另外,幹為君,支為臣,干支為君臣關係。單柱干支有很強的親密度和親和力,所以只有同一柱的天干與地支相互作用最大,也最直接,異柱的干支不能直接作用。

如果通根在鄰支,則通根的力量要小於坐支的力量。而且能否通得上,還得看其他坐支是什麼,如果其他坐支是沖剋通根地支的話,則這通根的力量也要減小了。

甚至於,如果這沖剋的力量足可以把所通的根沖剋去掉,則此天干也照算虛浮無根了。更何況再隔一支,力量就更少。

比如掛角的情況,這就是年幹有通根在時支。這種情況下,根的作用就很弱,如果這時支的根又不被鄰近的地支或天干生扶,那力量更小,如果這時支被沖剋,則這通根就是沒有,幾乎不起作用了。這年幹就無根可通,生克作用就小多了。

還有一種情況是,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同類天干,這種相鄰緊貼時,它們就連在一起,相當幾棵樹共用同一個根系,所以當兩個以上的同類通根相鄰時,它們也會連成一體,相當於不同樹木之間的樹根連在一起。

通根力量有強弱之分:本氣最強,根系最深;中氣次之,餘氣最弱,根系最淺。

通根力量有遠近之別:坐支最強,鄰支次之,相隔又次,遠隔最弱;

通根之正根強於旁根:坐支通根為“正根”,旁支通根為“旁根”,正根力大,旁根力弱。

通根有本氣中氣餘氣根。本氣根,不要求天干和地支相鄰。但通中氣根和餘氣根,必須是坐支才算。若不是坐支不作通根論。

因此,六十甲子中只有甲辰、丁未、庚戌、癸丑為通中氣根。乙未、丙戌、辛丑、壬辰為通餘氣根。

1、本氣通根,本氣最強,根系最深。

甲乙日干,地支見寅卯為本氣根;寅中甲木,卯中乙木,為甲乙日干的本氣根;

丙丁日干,地支見巳午為本氣根;巳中丙火,午中丁火,為丙丁日干的本氣根;

戊己日干,地支見辰戌醜未本氣根;辰戌中戊土,醜未中己土,為戊己的本氣根;

庚辛日干,地支見申酉為本氣根;申中庚金,酉中辛金,為庚辛日干的本氣根;

壬癸日干,地支見亥子為本氣根;亥中壬水,子中癸水,為壬癸日干的本氣根。

2、中氣通根,旺度較弱。

甲乙日干,地支見亥辰為中氣根;亥中甲木,辰中乙木,為甲乙日干之中氣根;

丙丁日干,地支見寅未為中氣根;寅中丙火,未中丁火,為丙丁日干之中氣根;

戊己日干,地支見巳午為中氣根;巳中戊土,午中己土,為戊己日干之中氣根;

庚辛日干,地支見醜戌為中氣根;醜中辛金,戌中辛金,為庚辛日干之中氣根;

壬癸日干,地支見申為中氣根;申中壬水,為壬癸日干之中氣通根。

3、餘氣通根,餘氣最弱,根系最淺。

甲乙日干,地支中見未中乙木,稱為餘氣通根;

丙丁日干,地支中見戌中丁火,稱為餘氣通根;

戊己日干,地支中見寅、申中之戊土,稱為餘氣通根;

庚辛日干,地支中見巳中庚金,稱為餘氣通根;

壬癸日干,地支中見醜、辰中癸水,稱為餘氣通根